郑州大学

郑大故事:千题百练终成金——记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胡锦阳的竞赛淬炼与成长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郑大故事:千题百练终成金——记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胡锦阳的竞赛淬炼与成长

曾经,数学的符号与公式对小学时期的胡锦阳来说,是晦涩难懂的陌生领域。那时他对数学“并不感冒”,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在反复的接触与探索中,他逐步叩开数学世界的大门——精确的答案驱散模棱两可的迷茫,解题过程中的小巧思更是令他茅塞顿开、惊喜不已。这份纯粹的求知乐趣,吸引着他不断探索。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胡锦阳有过挫折、非常艰辛,但密密麻麻的草稿纸,见证着他的努力与热爱。2025年4月13日,胡锦阳顺利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个人奖)。

初识数学:从心无波澜到日久生情

胡锦阳与数学的结缘并非是一见钟情,从对数学无感的小学生成长为全国数学竞赛第一名的大学生,是数学答案的确定性和解题思路的创造性让他对数学日久生情。

初高中时期,相较于文科类答案的开放性,数学的“要么对,要么错”带给胡锦阳强烈的确切性,而这带来的正反馈也让他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解题方法的多元思路、模型构建的巧妙细节、数字搭配的紧密联系……胡锦阳在无数次思考过程中眼前一亮,一步又一步向更高难度的阶梯前进。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作为大学本科期间含金量极高的专业赛事,对胡锦阳来说无疑是机遇,但相对于浙江等地的直接决赛模式,河南省独特的初赛—复赛—决赛三阶段机制给他带来不小的压力。从复赛到决赛阶段,考试范围的扩大、竞赛难度的陡增、专业课与备赛时间的平衡,对胡锦阳来说亦是挑战。

所谓积累,是胡锦阳在1000多道习题的不懈练习;所谓努力,是寒假网课讲学声中书桌前坚守的身影……“实话说,我并不认为我是一个有数学天赋的人。”奖项的背后,是无数夜深人静时翻动书卷发出的沙沙声,是稿纸上反复演算堆叠的数字,是被墨水晕黑的手掌外侧……

“我认为,相较于天赋,方法和努力更为重要。”胡锦阳如是说。在备赛期间,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上届赛事冠军返校做讲座,胡锦阳耐心听讲、积极发问,受益匪浅。通过结合赛事真题、分析学长给予的经验,胡锦阳在不同类型题目前适度取舍,避轻就重,最大化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在实际考试中遇到了两道似曾相识的题型,胡锦阳将此归结为运气,然而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机缘巧合的背后是被水笔压弯变形磨出厚茧的手指,是书桌前发酸长久的脊背,是夜深人静时的久坐和不为人知的坚守。

挑战与突破:复赛到决赛的淬炼

胡锦阳的竞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复赛到决赛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成长。他的成功不仅源于日复一日的努力,更在于他面对压力时的自我突破与蜕变。

在复赛前夕,胡锦阳曾一度被焦虑和情绪波动困扰。面对竞赛题的高难度和频繁的负反馈,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通过调整心态和学习策略来应对。他告诉自己:“尽力而为,无愧于心。”为了平衡压力,他将竞赛准备与专业课学习相结合,利用正负反馈的交替作用,既保持了学习效率,又缓解了长期紧绷的神经。

与寻找“学习搭子”的学习模式不同,胡锦阳更倾向于独自学习。他常常选择院办空旷的一楼,偶尔施工的嗡嗡声漂浮在空中,不时有脚步声来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孤军奋战,在情绪低谷时,他也会向朋友和朋友倾诉。坚强不是永不脆弱,而是在脆弱后依然选择前行。

除了心态的调整,胡锦阳在学术层面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复赛中,他发现自己对某些数学模型的掌握不够扎实,于是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甚至通宵达旦地练习。决赛前,他通过模拟实战和复盘错题,显著提升了答题速度和准确率。这些突破不仅为他赢得了优异的成绩,也让他对未来的挑战充满信心。

真正的成长源于对困难的直面与超越。胡锦阳的每一步坚持、每一次突破,都化为决赛中耀眼的光芒。只要步履不停、披星戴月,终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反思与展望数学之外的成长

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之后,胡锦阳并未止步于此。往届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学长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让他得以避开许多弯路;如今,他决定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尽己所能将自身经验与独特方法传授给他人,为怀揣竞赛梦想的学弟学妹们指明方向。“当初学长的分享深深触动了我,现在我也想把这份帮助传递下去。”他坦言,“这也是提升自己的宝贵机会”。谈及备赛要点,他着重指出,大一新生常陷入“数学分析比高等代数难”的误区,因看到数学分析分值占比较大又相对简单,便兴冲冲地一直死磕,盲目投入大量精力,反而忽视了其他科目。对此,他建议合理规划,推荐优先准备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最后攻坚数学分析。其次,他反复强调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的根基,需要另外拓展的可以参考《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解析教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我在学弟学妹身上看到了无限的活力与潜力,期待他们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胡锦阳由衷地祝福道。

回望胡锦阳与数学相伴的旅程,从因学科的确定性与创造性萌生的热爱,到在竞赛挑战中的淬炼与成长,每一步都镌刻着对知识的执着与探索。这份经验与热忱,化作点点星火,让他以自身经历为笔,写下给学弟学妹的箴言,照亮更多学子的数学征程。而那些密密麻麻写满公式的草稿纸、反复推演修改的错题本,还有无数个与难题鏖战的日夜,都化作坚实的阶梯,托举着他从青涩的数学爱好者,一步步成长为自信破题、从容应战的强者。(邹晓雯 贺天骄 撰稿)

参加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