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郑州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与展览”在郑州开幕。教育部中国书法教指委主任委员丁向阳,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教育部原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光,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潘善助,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等出席开幕式。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师生代表,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的书法教育专家共150余人参加活动。开幕式由教育部体卫艺司一级巡视员、中国书法教指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郝风林主持。
李成伟在致辞中指出,推动书法艺术传承与创新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学校通过构建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办专业学术期刊《大学书法》等举措,在书法学科建设与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此次承办全国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与展览,既是贯彻落实“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学校加强人文艺术学科建设、服务文化强省的重要契机。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平台,广泛汲取专家智慧,进一步推动学校书法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贡献更多郑大力量。
杨光指出,河南作为汉字书法的故乡,书法文化底蕴丰厚,群众基础广泛。目前,全省已有16所高校开设书法(书画)相关专业,在校生达2547人。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发挥“排头兵”作用,尤其在策划、引领书法学科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国书法学科建设贡献了郑大智慧与力量。
李昕指出,书法教育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中国书协将进一步与教指委协同联动,突出培根铸魂功能、艺文兼备素养、守正创新技能,服务培养能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书法人才。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教指委主任委员孙晓云作视频讲话,书法教育不仅关乎技法传承,更关乎文化自信的建立与全民人文素养的提升,也需要创新现代表达与传播方式。中国书协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与书法教指委紧密合作,全力推动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
丁向阳强调,本次活动是教指委成立后的首次全国性活动,得到各方高度重视与支持。当前书法教育虽获阶段性成效,但面临诸多挑战,召开研讨会与举办展览旨在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思想碰撞明确方向、解决问题,为书法教育营造更好环境,凝聚更多力量,共同促进书法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孙晓涛 撰稿)

郑州大学承办首届“全国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与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