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系列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6日 信息来源: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活动时间

2024年4月28日(周日)上午09:30

活动地点

南校区3号楼一楼118报告厅

学术讲座(一)

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教授作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报告题目:谷歌地图时代的山水画

报告专家:邱志杰副院长、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4月28日(周日)上午09:30

报告地点:郑州大学南校区3号楼一楼118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他作为策展人策划了1996年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展,以及1999年到2005年之间推介青年一代艺术家的“后感性”系列展览。2012年,他是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的总策展人。2017年,他是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2012年,邱志杰因《南京长江大桥计划》获得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Hugo Boss奖提名。2009年,他获得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奖项,2016年,他再次被提名。他的作品被各大国际和国内美术馆收藏,其中包括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大都会美术馆、路易威登基金会、迪奥基金会、瑞士尤伦斯基金会、新柏林艺术中心、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

邱志杰的创作活动涉及书法、水墨绘画、摄影、录像、装置、剧场等多种方式。他代表了一种沟通中国文人传统与当代艺术、沟通社会关怀和艺术的个人解放力量的崭新尝试。

邱志杰曾出版《总体艺术论》、《影像与后现代》、《给他一个面具》、《自由的有限性》、《重要的是现场》、《摄影之后的摄影》等艺术理论著作。主要作品集有《万物有灵》、《邱志杰:无知者的破冰史》、《时间的形状:邱志杰的光书法摄影》、《莫愁:邱志杰近作》、《记忆考古》等。

学术讲座(二)

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汪前进教授作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报告题目:中国传统地图图例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报告专家:汪前进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4月28日(周日)上午10:20

报告地点:郑州大学南校区3号楼一楼118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汪前进,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荣休教授(二级),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博物馆舆图研究所所长、中国测绘学会边图委理事、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委员和香港海外交通史学会通讯理事等;《自然科学史研究》《科学文化评论》《国际汉学》《国家航海》和《科学学研究》等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中国地图学史、中国地理学史、中国海洋科技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

著有《中国明代科技史》《中国古地图精粹》《中国古代地图集》《西学东传第一师——利玛窦》《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中国地图学史研究文献集成(民国时期)》《清廷三大实测全图集》等。主持或参与《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第二辑,地理部分整理)、《罗明坚全集〈中国地图集〉译注》和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中国传统地图绘制方法系统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

学术讲座(三)

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武汉大学艾廷华教授作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报告题目:AI大语言模型对地图制图的双轮驱动

报告专家:艾廷华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4月28日(周日)上午11:05

报告地点:郑州大学南校区3号楼一楼118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艾廷华,武汉大学教授,现任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获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中国地理学会青年科技奖。研究方向为地图多尺度表达、深度学习可视分析。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十余项,分别于2005年、2010年、2016年、202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

报告内容简介:

从两个层面探讨LLM对地图制图的驱动。一是基于LLM现有技术产品,将其嵌入地图制图技术链,实现文本制图的自动语言理解与图形生成。二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GC技术从底层研制地图生成器、判别器,实现特定空间数据的地图生成、地图阅读辨物与模式识别。本研究从语言学的三元特征(语义、语法、语用)、修辞格、时态语气等出发,对比分析了“地图作为地学研究的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文本处理的神器ChatGPT在语言加工、模态转换、语义理解、可视表达等方面的功能契合,通过多个实例验证大语言模型对地图制图技术的赋能(包括地名寻诗图、地缘政治可视图、官方公文转换图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