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河南日报》整版报道:为了亿万父老乡亲 ——写在郑州大学办学92周年暨合校20年之际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0日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整版报道:为了亿万父老乡亲 ——写在郑州大学办学92周年暨合校20年之际

2020年7月10日《河南日报》第7版

为了亿万父老乡亲

——写在郑州大学办学92周年暨合校20年之际

史晓琪

郑州大学主校区鸟瞰图

郑州大学办学92周年暨合校20年校友云返校活动现场

从1928年医学教育诞生,郑州大学已经整整走过92年的办学历程,迈入百年建设高校新征程。

2000年7月10日,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强熔铸,掀开了郑州大学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一代一代郑大人挺起脊梁,求是担当,不忘办人民满意教育初心,向亿万父老乡亲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时代答卷,为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6月18日是郑州大学的校庆纪念日,在郑州大学办学92周年暨合校20年校友云返校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以《为了亿万父老乡亲》为题,深情地回望过去,自信地展望未来,努力以出彩答卷回应亿万父老乡亲的美好期待!

92年的历史沉淀,郑大人的“求是担当”

郑州大学的发展经历了1928年以来的92年办学历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起步建设阶段,1928年到1996年,合校前的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都形成了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本硕博的培养。

第二个阶段是高水平建设阶段,以老郑州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为标志,20年的“211工程”建设,20年的高水平发展,也使得我省唯一“211”载入史册。

2016年开始的第三阶段从我省布局“双一流”建设,到2017年9月国家把郑州大学列入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序列。郑州大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郑州大学乃至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新征程。

医学创始。郑州大学医学的创始源于1928年,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1984年河南医科大学成立。1928年,医学的几位创始人,在河南办了医学的本科教育,开创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抗战时期,医学院辗转多地、救苦救难,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也形成了郑大人最初“求是担当”的集中表现。林州记忆。林州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周恩来总理指示在林州建立食管癌防治的研究基地。当时河南的医疗队以河医专家为主,到今天60多年来,他们依然奋斗在食管癌防治的战场上。老河医。老河医成为一个响亮的名字,1952年院系调整,1958年整体搬迁至郑州,1984年更名河南医科大学。老河医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最大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际上是一个医疗集团,3个院区床位超过1万张。在最新的“复旦版”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上,郑大一附院位列第22。

学科高地,从医药院到医学科学院。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62年,2007年由原“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更为现名,早期有沈琼先生、买凯老师、杨观瑞老师等一批代表人物。2014年,郑州大学创立医学科学院——国际化示范学院,集学科、科研、研究生培养于一体,英国医学科学院尼克·莱蒙院士为院长。郑州大学的医学培养了两位院士校友,阎锡蕴院士和王俊院士都是郑州大学本科毕业生。

出征武汉,最美逆行者。今年疫情突发,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系统有192位同志支援湖北,新华社记者拍了郑大二附院支援武汉医疗队出征时的照片,并向全世界发了通稿。他们坚定的眼神,在大难面前的承担和情怀,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郑州大学创立。在1954年—1956年期间,经历了山东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的发展足迹。创始校长是嵇文甫先生,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河南学术界一面伟大的旗帜”。原郑州大学在河南的高等教育历史上,特别是郑州大学作为河南唯一“211工程”建设高校,非常具有标识性,确立了郑州大学河南高等教育标杆的地位和作用。

院士的选择。霍裕平院士为什么选择郑州大学?当时,他作为著名科学家选择了郑州大学,一个是他对教育的挚爱,更确切地讲,是对河南教育的热爱。霍裕平院士的父亲霍秉权先生是物理学家、教育学家、科学大家,他创始了郑州大学的物理学科和物理系。后来,霍裕平院士又接过了接力棒执教郑州大学,成为第一位到河南省高校任教的全职院士,院士选择成就了服务郑州大学的佳话。

五位院士。吴养洁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河南本土培养的第一位院士,今年已经92岁高龄,仍然坚持到实验室工作。郑大化学学科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包括丁奎岭院士、刘中民院士、席振峰院士和李朝军院士4位院士。

先生意愿。钟香崇院士80岁的时候到郑州大学工作,开创了郑州大学的高温耐材研究。先生在生命弥留时刻,遗愿是把他全部的积蓄捐给学校,令人深受感动。这种支持和鼓励、这种精神力量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校友企业。建业集团的胡葆森校友曾说:“我开个头吧,捐款支持母校的发展。”他有个很好的理念,就是坚持深耕河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正商集团的张敬国校友捐了1.1亿元的资金给郑州大学,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母校是感情归宿”的深厚情感。

原郑州工业大学创立。从1958年新乡师范学院设化学工程系,到1959年的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参与成立河南化工学院,一直到1963年,基于原郑州大学工科为主的郑州工学院的创立——原化工部六大学院之一,肩负了河南工业化的责任。化工六院在老化工的高校里面具有特别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服务产业。上世纪70年代的郑州工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了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小氮肥厂,50年后发展至年产超过50万吨的先进的现代化合成氨企业,在我国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校办企业“郑州乐喜施磷复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996年,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首批30家)。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生物乙醇大省,郑州大学马晓建教授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升式发酵罐,打破技术封锁,建成年产2000吨我国最大黄原胶厂与年产30万吨变性燃料乙醇生产厂,成为国内三大燃料乙醇基地之一。

橡塑模具。自1987年开始,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优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30多年发展,建成“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轻量化及功能化高分子成型与模具学科引智基地“111计划”。申长雨院士主持开发的神舟系列宇航员出舱面窗关键防护装置,突破宇航员出舱头盔面窗的关键技术,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

工程安全。王复明院士负责的地下工程研究院设立了基础工程安全与防护、高性能建筑材料与结构性能提升、水工程系统安全运行与风险调控3个学科方向。在基础设施水灾变机理及防治、地下管网灾变防控、高性能纤维复合建筑材料、城市洪涝灾变等领域国内领先,获批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3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黄河堤坝安全防护、南水北调主渠道防渗抢险、城市地下管网灾变防控、流域水生态整治等400余项重大工程,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成立坝道工程医院并逐步形成网络化技术服务体系,显著提升郑州大学影响力。

环境治理。郑州大学在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废水治理与生态安全利用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两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基于两级分离反应器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及装备和基于芬顿流化床反应器的催化氧化处理技术及装备,应用于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能够彻底治理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废水治理与生态安全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并实践了基于水质目标管理与生态健康恢复的治理模式,研发了一批工业点源治理关键技术、城镇及农业污染控制技术、风险控制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并在淮河流域进行示范应用。

郑州大学92年的办学历史,留下的历史痕迹就是“求是担当”,也是郑州大学的校训,求是体现实事求是、科学精神,担当体现履职尽责、家国情怀。所以郑州大学每年的毕业典礼,都设计了毕业宣誓环节。“牢记民族复兴与郑大人求是担当的历史使命,秉持‘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郑大校风,爱国守法、诚信友善、砺学明理,塑造自信、开放、尊重、坚韧的郑大品格,努力成为一名奋发有为的时代青年。”这个毕业誓词为未来的郑大人成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遵循。

千禧年的世纪献礼,三强熔铸,和合有为

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高考学生数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河南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郑州大学承载着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使命和期待。回望历史,2000年7月新郑州大学的成立,是在中原大地上,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上,为河南亿万父老乡亲献上的一份世纪厚礼。

铿锵誓言。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重视郑州大学的建设发展,“河南经济基础薄弱,是穷省办大教育,但我们砸锅卖铁也要办好高等教育。”“就是脱裤当袄,也要把郑州大学办好。”“砸锅卖铁、脱裤当袄”这两句话掷地有声,展现了办好河南高等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美丽校园。新校区的奠基是郑州大学走向新世纪、走向未来的起点。郑州大学总占地面积5700余亩,主校区(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占地4200亩,南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东校区(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新成立的农学院西校区,形成了一主四辅的五校区办学格局,为郑州大学办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

综合性大学。郑州大学经过合校20年快速发展,形成了理工文医农12大学科门类均衡发展的办学格局。目前,学校有51个院系,116个本科专业,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居全国高校第22位)、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全国最大本科教育。郑州大学目前是全国在校生规模最大的大学,本科生5.1万人,研究生1.9万人,留学生2500人,培养了河南近二分之一的博士、近三分之一的硕士,提供了近二分之一一流大学升学名额。郑州大学办学声誉和生源质量不断提高,2019年在河南理科分数线超出一本线83分,文科超48分,提前批临床医学超110分,实现了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全国招生。郑州大学目前有近百万校友,在近四届院士评审中,有8位郑州大学校友和教师当选院士,其中有5位本科毕业生。

人才聚集高地。郑州大学作为区域人才聚集的高地,现有教职工5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6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教授74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00余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以“杰青”“长江”等为学术带头人、以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队伍。

河南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高地。郑州大学已经成为河南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高地,形成了较完备的研发平台。郑州大学的国家基金项目去年突破300项,社科基金项目数位列全国第2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位列全国第31。

社会服务体系。郑州大学拥有较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其中医疗服务体系10家直属和附属医院开放床位近3万张,代表了河南的医学学科水平和医疗水平;工程服务体系包括地下工程、民用建筑,建设科技集团年产值超过6个亿;智库服务体系,共建河南省大数据研究院,成立郑州大学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连续多年发布《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

郑州大学合校20年来,ESI前1%学科从0到8个,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从4位到16位,博士学位教师从200人到2500余人,研究生从1200人到近2万人,本科生从2.9万人到5.1万人,一级博士点发展到33个。20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郑州大学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和教育部“部省合建”高校行列,实现了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新时代庄严承诺,“一流”是干出来的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迎来的新的机遇。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标志着“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流大学”目标定位与建设方案

特别的承载。《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里特别提到,郑州大学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承载着中原大地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呼唤,承载着河南亿万人民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承载着地方大学由大变强的重托,承载着中原崛起、民族复兴的国家意志,是郑州大学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长远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郑州大学的一流建设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围绕河南资源与产业优势,服从国家整体发展需要,打造优势特色学科高峰。到本世纪中叶,一批学科(群)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群)进入世界一流前列。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大师,建成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术创新、社会服务、办学声誉达到世界一流。以一流学科为代表,一流师资为标志,一流文化与治理为根本,为中原崛起、民族复兴、人类进步培养一流人才。

“三步走”战略。郑州大学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2017年至2020年定为总体布局阶段,建成国家一流大学;2020年至2035年,定位为全面建设阶段,建成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35年至本世纪中叶,定位为快速发展冲刺阶段,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2017年以来,郑州大学确立了“三大任务谋一流,三项改革促一流”的三年攻坚任务,聚焦学科建设与学校治理,确保在第一轮一流建设动态调整中站稳脚跟,成为国家一流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大任务”。郑州大学制订的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明确了三大任务:完成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推进研究型大学的治理结构和文化建设,学术产出、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到2020年,有2—3个学科进入或逼近ESI前1‰,8个学科进入ESI前1%,郑州大学排名进入ESI全球前1‰。

学科布局。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绿色催化、资源材料、中原历史文化、工程安全与防灾、绿色高效农业,是郑州大学自定的6个一流建设学科。这6个学科的确定,一方面是基于学校的学术产出基础,另一方面是根据河南发展需要和资源优势。郑州大学结合河南农业大省省情,抓住机遇部署了农学,形成了理工文医农的学科布局。

治理结构。郑州大学基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通过布局推进学科调整与治理体系建设,涵盖一流学科群(方向)建设、平台学科群建设、学科门类与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制度建设,搭建了以学科为导向的研究型学院组织架构,形成了学科建设的平台机制、校地协同的项目机制。

“三大改革”。郑州大学强力推进“三大改革”,即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改革与建设、研究型大学治理改革与文化建设、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结构性改革,加快学校转型发展与内涵建设。

法人学术单位和科教融合。作为地方大学,郑州大学积极整合资源,探索与科研院所等法人学术单位合作新机制,实现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协同推进。通过科教融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与郑州市“中心城市一流大学”合作,围绕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

人才培养。郑州大学积极推进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结构性改革,稳定本科规模,扩大研究生和留学生规模,不断拉高人才标杆,努力满足河南学子上好大学的夙愿和渴求。

“一流大学”建设成效与验收大考

路径与遵循。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郑州大学提出了两个维度:价值塑造、知识塑造。价值塑造就是立德树人、思政教育、课程思政;知识塑造就是基于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的人才培养,从中国问题出发,形成中国认识与知识体系、中国方案与应对,回应并解决现实问题。

建设成效。郑州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以来,坚持学术引领,推动学科快速发展,ESI全球前1%学科达到8个,全球学术机构排名636名,临床医学排名1.55‰,化学1.56‰,材料科学2.32‰。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郑州大学4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数全国排名37位;2020年USNews大学排名,全球794位,8个学科入选;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国内高校37位,国际高校170位。以“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一流学科为例,医学科学院确立了全国医学唯一国际化示范学院的地位,获批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化引领。在学科建设和治理改革的同时,郑州大学倡导大学的文化引领,提出了1928年作为郑州大学办学起始年,并且得到广泛认可。2018年,郑州大学以举办2018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为契机,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办学90周年纪念活动,凝练了校训“求是担当”,倡导“追求卓越”的郑大(荷球)精神,弘扬“勿忘人民”的郑大情怀,形成了郑州大学的文化内核。

治理体系。郑州大学聚焦大学文化,形成历史与文化认同;聚焦学术架构,育学科、建组织;聚焦管理机制,推改革、调职能;聚焦制度建设,促规范、强保障;聚焦智慧校园,提标准、强服务,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内部治理体系。

中期评估。郑州大学围绕“双一流”建设阶段目标,以一流引领整体、以转型推动发展,各项建设任务推进有力,成效显著。3年来,郑州大学基本完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布局,大学治理结构改革、师资队伍结构改革和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学术产出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学校“双一流”建设各项指标达到中期建设预期目标,部分指标提升明显。当前,郑州大学进一步聚焦、强化一流学科特色,产出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进一步完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确保通过今年年底的第一轮一流建设验收。

“一流大学”未来发展与“新基建”

国家超算。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是科技部批复建设的第7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主机系统已于5月初完成Linpack测试工作,实测计算能力进入国际TOP10水平。郑州大学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需求,构建河南特色的应用生态,充分发挥超算中心算力支撑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新基建”。郑州大学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第一个是智能传感(MEMS)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河南装备制造典范。第二个是关键金属与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推进“材料制造+装备制造”,打造河南现代制造新引擎。第三个是黄河实验室,布局筹划黄河基础理论与技术实验室、黄河水生态科学实验场等,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工程基础研究高地。第四个是嵩山实验室,落实网络强国战略,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高地。第五个是郑州大学大学科技园,目标是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打造科研产业孵化的新窗口。

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赋予郑州大学的光荣使命,是亿万河南父老乡亲的殷切期盼,是全体郑大人的共同梦想。一代代郑大人求是担当、接续奋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92年办学铸就了河南高等教育标杆,20载融合形成综合性大学发展新格局。郑州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奋力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以出彩答卷回应亿万父老乡亲的美好期待,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媒体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0-07/10/content_429840.ht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