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郑大故事:“样板党支部”是如何“炼”成的?—记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7日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研工部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郑大故事:“样板党支部”是如何“炼”成的?—记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党支部

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评审结果。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党支部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探索“四微一体” 激发党建新活力

2018年10月,支部党支部书记、2018级博士生张慧远发现,部分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便向院系领导老师沟通,寻求解决办法。“博士生党员不仅党的基础理论知识要扎实,自身学术能力也要强,要将支部活动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不搞形式化无意义的活动。”这番话至今她都记忆犹新。

张慧远查阅各种资料,借鉴其他高校优秀党支部的工作经验,在与支委会成员商议后,初步拟定一份支部党建学习方案。打铁要趁热,随后立即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最终支部商讨决定探索“四微一体”党建新模式:即微党课、微纪录、微论坛、微旅行。

考虑到博士生分散学习的实际情况,党支部利用碎片化时间,以“微党课”的形式组织理论学习,充分运用智慧党建、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党课学习。2018年至今,邀请专家学者入驻“微党课”13次,支委领学、支部成员交流学习40余次。支部副书记王晓楠说:“‘微党课’”让我们普通党员人人有机会走上讲台,分享切身经历,讲述身边故事,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得到提高,由原来的“要我学”逐渐变成“我要学”,学习态度发生极大转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躬身实践才能获得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支部以“微记录”的方式深化大家的学习成效。号召成员抄写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坚持手写记录主题学习心得笔记活动。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为铭记初心,支部举办“手抄党章 献礼百年”活动,党员们分享交换彼此的摘抄,以此来忆初心、再出发、砥砺行。

在组织成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支部结合博士生研究者的角色,发挥公共管理专业优势,引导成员将专业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树立“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党支部围绕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疫情下制度优势等主题,组织举办“微论坛”17次。支部成员黄旭这样谈到:“在‘微论坛’中,每次都能听到其他同学新的学术见解,这是很好的思想碰撞形式,对我很有启发。”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导致同学们无法按时返校,但停课不停学,两位支部委员负责每天通过微信群为大家推送“理论学习包”。期间,支部举办了“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主题微论坛,每位同学围绕我国应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谈见解体会,还分享了自己家乡的抗疫实践。

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支部通过开展“微旅行”,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支部带领成员深入兰考焦裕禄纪念园、郑州二七纪念馆等20个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唱响红歌给党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英勇顽强、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更加坚定了初心和使命。”

“党建+学术” 强组织凝聚力

2019年初,支部收到一些党员的反映,多数同学存在研究方法运用能力薄弱的问题,希望支部可以组织一些专业理论及技术方面的培训。征集支部成员的想法后,支部每学期组织一些学术沙龙,邀请院内老师为大家进行研究方法辅导,同时发挥朋辈教育的重要作用,邀请支部的学术典型分享学习方法及论文写作方法。

“刚开始我对于学术沙龙抱着犹豫的态度,感觉这种活动多是形式主义,参与了两期后发现确实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近期组织的多元线性回归研究方法沙龙,对我写定量论文有很大帮助。” 支部成员王敬谈到,为增强支部学风建设,结合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国际政治与应急管理的学科特色,支部经常邀请专业老师推荐相关经典书籍,为大家阅读学习提供方向,并对大家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查,“我的研究方向是教育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都会按时参加学术沙龙,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专业书,‘三人行,必有我师’,感谢支部为大家搭建交流研讨的平台”。

在党支部的组织和引导下,支部成员累计参加“后疫情时代的国家治理”等主题学术活动百余场,在国内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名党员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重要学术课题研究;多名党员主持郑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及暑期社会实践项目,11名党员获郑州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3名同学参加论文宣讲并获得“最佳宣讲人”。

“研究生党支部作为党密切联系研究生的桥梁和纽带,引领大学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张慧远谈到,支部坚持依靠群众、团结群众,认真落实“党群1+1”制度:每名党员联系2-3位研究生,向他们宣传党的理论知识并帮助其解决困难,三年来累计联系校内研究生105名,以实际行动帮助困难学生。“除了帮助大家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我们还会重点关注大家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博士生学术压力大,有些学生会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我们经常联系并密切关注着对接的同学。”助人为乐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也是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体现,他们都愿做那星星之火,为他人、为集体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党建引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支部党员们领悟党理论精髓,学习革命先烈们优秀的品质,大家拧成一股绳,互帮互助,融入集体、奉献集体,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在短时间里得到了升华和淬炼,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学术凝聚力、优势突出、敢打硬仗的党员团队,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科研力量,探索前行。

“党建+服务”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就要报以桃李,时刻将“为人民服务”放在心间。”支部成员赵秀赞说。为服务社会,助力脱贫攻坚,赵秀赞动员组织大家深入国家级贫困县--三门峡卢氏县进行实地调研,他用专业所学,深入剖析影响社区发展的问题机理,为当地扶贫工作建言献策,该调研小组的报告获得2019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篇优秀调研报告”。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实践归来后,赵秀赞在卢氏县调研总结会上发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给予我们的重托。我愿用尽平生所学,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青年党员的力量。”

疫情期间,每一位党员用实际行动彰显初心,传递正能量。博士生支部22名党员自愿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多名党员走上党员志愿服务岗为抗疫贡献力量,支部动员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到抗疫中去。由支部书记张慧远主动发起并联合校内15个研究生党支部的31名党员组建“郑州大学博士生宣讲团”,开展多场线上疫情专题宣讲。宣讲团不仅针对校内师生,还联合河南省内外高校进行联合抗疫宣讲,发挥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他们走基层,进支部,为百余个校外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和校内232个研究生党支部送去了丰富的理论宣讲课程。

“孩子,你们宣讲得很好,做的事情很对,基层很需要你们、群众很需要你们”,张慧远在谈到校外基层宣讲时说,一次在二七区淮海路金海社区宣讲结束后,一位84岁的老党员握着她的手,这对话不仅是一次老党员与青年党员的对话,更是一次精神与心灵的对话,老党员的一席话让他们听到了基层最真实的呼唤,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党的声音的信念与决心。“基层是党政大厦的‘地基’,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需要青年,也需要理论,为基层宣讲理论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起航,中国共产党一路劈波斩浪,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今年三月,郑州大学博士生宣讲团参加全国高校党史接力宣传首场活动,他们通过讲述党史故事,引导青年学子从党的伟大历程中去感悟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激励广大青年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创造,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截至目前,宣讲团已走进校内外300余个党团集体开展线上、线下宣讲,覆盖听众超4万人次,活动多次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官方媒体报道。

每位党员的成长,也是支部的成长;支部取得的荣耀,也是每位党员的荣耀。在上级党组织的肯定下,党支部在2019年和2021年,两次获评“郑州大学优秀学生党支部”。

新征程新使命,青年兴则国家兴。如今,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党支部接过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乘风破浪、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学校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深入推进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面向全校培育创建研究生党建工作标杆单位、样板支部、党员标兵,推动学校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郑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李旭东说。(李林洁 撰稿)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党支部进行学术沙龙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党支部进行线上微党课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在卢氏县进行社会实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