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提升神经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经学校研究,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于2018年11月正式成立。研究院已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教授为名誉院长,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朱长连教授为院长,以第三附属医院教学科研楼为研究院主体建筑。
经专家委员会论证,研究院确定了以下五个主要研究方向:
(1)发育期脑损伤及其后遗症的防治和遗传机制;
(2)疼痛与镇痛的中枢环路及细胞分子机制;
(3)神经信息智能处理与脑机接口技术;
(4)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5)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研究院建设目标是:瞄准国际神经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努力推进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
为了更有成效地推进研究院的建设,结合我校神经科学研究现状,现计划面向校内各单位招聘双聘PI(即原工作单位不变)和青年学术骨干。
一、设岗原则
按需设岗、坚持标准、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动态管理。
二、岗位设置
(一)岗位类型
特聘骨干教授(双聘PI)和青年学术骨干。
(二)岗位设置范围
研究院双聘PI和青年学术骨干岗位,原则上设置在研究院5个主要的研究方向上。双聘PI和青年学术骨干的人事关系仍隶属于其原单位,作为研究院的双聘人员。
(三)岗位设置程序
1.设岗申请。各研究方向根据研究院的建设目标申请设置双聘PI和青年学术骨干岗位,并由申请人填写《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双聘PI岗位设置申请表》和《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青年学术骨干岗位设置申请表》,报送研究院综合工作办公室,由院长办公会议审定。申请设置双聘PI和青年学术骨干岗位的研究方向应具备支持设岗发展的学科优势和综合实力,并能够为双聘PI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2.设岗评审。双聘PI设岗评审原则上按照《郑州大学学科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和实施办法(试行)》(校政2015〕)36号文件执行,由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评审答辩,学校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核准后确认为双聘PI。青年学术骨干由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设岗答辩,答辩通过者确定为研究院青年学术骨干。
三、上岗条件
(一)双聘PI上岗条件
除了满足《郑州大学学科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和实施办法(试行)》(校政〔2015〕36号)文件规定的上岗条件,还应以通讯作者发表5篇以上(含5篇)神经科学与行为学领域的SCI论文。
(二)青年学术骨干上岗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学术道德,符合高校教师上岗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治学严谨,身心健康。聘期内能够全职在学校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具有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
2.主持有至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招收有全脱产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3篇影响因子(IF)4分以上神经科学与行为学领域的SCI论文,原则上至少有1篇为独立通讯作者。
四、岗位待遇
已经获聘学校学科特聘教授的双聘PI,其待遇仍按照校政〔2015〕36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其他双聘PI,在保留由学校按照其职称发放的工资和绩效奖金之外,由研究院给予适当的学术津贴。
双聘PI在聘期内由研究院提供20.0万元/年的实验室运行经费;入选的青年学术骨干提供10.0万元/年的科研经费。经费可用于必需的小型仪器设备和实验试剂耗材的采购。实验所需的大型仪器,由各PI提出计划,经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论证批准后,由研究院统一制定采购计划。
根据工作需要,研究院可为双聘PI在科研大楼提供适当的科研空间。
五、岗位职责和考核
双聘PI岗位职责参照校政〔2015〕36号文件的考核标准,按照学校高层次人才考核文件执行。
青年学术骨干聘期为3年,每年由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考核1次,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约。原则上要求聘期内至少新增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5篇以上神经科学和行为学领域的SCI论文;主持申请获得一项省部级科技成果贰等奖,聘期考核合格后应达到或接近学科骨干的标准。
六、申请程序
1.申请人填写《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双聘PI岗位设置申请表》或《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青年学术骨干岗位设置申请表》(见附件1-3)。
2.申请人将《申请表》和能证明自己学术水平的附件材料电子版发送研究院办公室,纸质版材料邮寄至研究院办公室。申请截止时间:2019年9月10日。
3.研究院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郑州市康复前街7号
联系人:常慧
电子邮箱:changhui9012@163.com
联系电话:0371-66903156,18600838656
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
2019年8月21日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0-16 17: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