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举办2023年超级陶粲装置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30日 信息来源:物理学院

郑州大学举办2023年超级陶粲装置研讨会

近日,2023年超级陶粲装置(Super Tau-Charm Facility, STCF)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郑州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邹冰松院士、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胡少伟分别以线上线下方式出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等42所高校和研究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胡少伟致开幕词,他代表学校对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郑州大学在粒子物理领域的历史沉淀和近些年的重要发展,并对我校积极参与大科学装置的研究和建设提出要求和期望。超级陶粲装置项目副经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彭海平教授详细介绍了超级陶粲装置项目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大学郑阳恒教授做闭幕总结,描绘了超级陶粲装置的研究前景,鼓励更多高校和研究所参与项目预研、更多专家学者积极投入研究工作。

研讨会设置物理、探测器、加速器、软件4个分会场,与会专家围绕物理课题、加速器技术攻关、探测器设计、软件与模拟等方面展开了细致的探讨。BESIII ,Belle II,LHCb,Alice等粒子物理实验装置的专家也应邀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超级陶粲装置项目组阶段性总结了项目的预研进展。

超级陶粲装置是我国正在筹划的新一代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其束流能量为1~3.5 GeV,对撞能量为2~7 GeV,亮度大于0.5*1035cm-2s-1。超级陶粲装置将运行在量子色动力学的微扰与非微扰的过渡区域,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能和丰富的物理课题,是研究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探索强子内部结构、寻找奇特态物质和新物理等前沿物理课题的独特平台,进而促进对标准模型中强相互作用理论的理解和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的精确检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