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办,郑州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2025华人学者工业工程国际年会暨第十五届全球华人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院系主任联席会在郑州举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何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授宗福季、台湾工业工程学会理事长范书恺,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海杰出席开幕式。本次会议以“工业工程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来自全球数百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议学科前沿发展与产业变革路径。
王海杰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郑州大学学科建设等情况,并表示,工业工程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学科,正从“效率提升利器”跃升为“新质生产力引擎”。他强调,未来工业工程学科建设需把握三大方向:一是对接国家“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二是推动研究范式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深化产学研融合;三是构建全球化学术生态,赋能青年人才挑大梁。
主题报告环节,何桢剖析了智能制造中质量管理的创新路径,呼吁产学研协同攻克智能质检、全链条优化等新课题;范书恺提出AI落地框架,强调人机协同与伦理治理需平衡技术创新与社会价值;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符啸文以自动驾驶为例,揭示技术革新对就业结构与政策设计的深层挑战;臻鼎科技集团总经理简祯富分享PCB产业数位转型经验,推动半导体产业链“虚拟垂直整合”;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张占武提出区域产业跃升路径,建言河南发挥“九州腹地”优势布局高端制造。当日,第十五届全球华人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分会场在郑州进行,聚焦产教融合、学科交叉以及期刊发展等热点领域。
此外,本次会议设置师资培养与评价、实践体系建设等分论坛。联席主席表示:“工业工程需深耕基础、博采众长,为数字化转型筑基。本次大会是连接全球华人智慧的灯塔,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擘画新蓝图。”

王海杰致辞

郑州大学承办2025华人学者工业工程国际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