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2025年09月07日 第02版)
做好学生“筑梦人”
——写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节选)
□本报记者 樊雪婧 马愿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即将到来的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立足新起点,奔赴新征程。河南这片教育沃土上,一名名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他们像一盏盏明灯,指引着链接未来的希望之路。
学科发展要服务于社会发展
9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常俊标团队正在为研制抗病毒长效药物忙碌着。同期,阿兹夫定新的抗癌适应症实验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面向社会所需,加速生物合成药物研发,推进一些新结构、新机制药物的研究。”常俊标团队成员、平原实验室(郑州大学)执行主任宋传君告诉记者,这需要大量化学、药学、生物学、医学等交叉学科的人才,因此,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十分必要。“实验室陆续引进了计算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等前沿领域的相关人才,与实验室团队深度融合,补齐科研短板,再进一步培养更多年轻人才。”宋传君说。
“所有的学科都是服务于社会,一旦对社会没有服务价值,学科就将衰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刘庆柱认为,考古学其实也是研究历史的,考古是“实证”历史,是活化的历史,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
“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学史明智。因此,考古学也要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需求,注重发挥河南丰富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品牌。”刘庆柱说。
思政“潮”起来,信念“燃”起来
临近开学,刚从九三阅兵现场观礼归来的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荣方正在制作新的课件,她要把现场见闻讲给学生们。
这样冒热气的鲜活素材,在周荣方的课上很常见。在她看来,讲思政课就是把贯穿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有创造力、有战斗力,能够去面对未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她也蹚出了自己的路子——“以思考的碰撞驭动思考,以行走的方法带动行走”。
“思政课好不好,在于它对学生的一生到底有没有用。”周荣方说,在阅兵现场齐唱国歌时,大家都流泪了,这就触动了她内心对信仰的感受。“而我们要给学生的,也是能触动他们信仰的感受。我没有办法控制学生的想法,只能用思考的方法去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的思考‘行走’起来,收获真正独立思考的能力。”
媒体链接:
https://dzb.henandaily.cn/html5/2025-09/07/content_11_1756498.htm?cu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