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中原到深蓝 疆场到校园——郑州大学与郑州舰八年双拥情谊深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0日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人民武装部

中原到深蓝 疆场到校园——郑州大学与郑州舰八年双拥情谊深

“当我怀着满心敬意踏上郑州舰,心也随之震颤。舰艇的铁血之中藏着温情,官兵的坚毅之下裹着热忱,这些都化作深刻印记,刻进我的心底。从中原到深蓝,那愈发坚韧的情谊,早已成为我心中最明亮的光。”2025年8月1日,郑大师生跨越山海,奔赴郑州舰开展慰问活动。此次行程让师生们深受震撼与教育,写下一段段动人文字。这场暖心的慰问,是郑州大学与郑州舰双向奔赴、校舰同心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发扬军爱民、民拥军光荣传统,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汇聚强国兴军强大力量。”“要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郑州大学与海军郑州舰的双拥共建,正是践行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郑州大学持续为郑州舰官兵成长成才注入科教动能,郑州舰则为郑州大学提供国防育人平台,筑牢师生爱党爱国爱军思想根基。八年来,双方以共建育人为牵引,实现资源互补、使命共担,真正形成了军队人才培养与高校立德树人深度融合的育人共同体。

舰校同名结缘,共启共建育人新程

辽阔东海之上,一艘艘威严战舰劈波斩浪,海军郑州舰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海军的主战舰艇,郑州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导弹驱逐舰,自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以来,屡立战功,以过硬作风彰显中国海军实力,成为守护国家海防的“中华神盾”;中原大地之上,矗立着“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的郑州大学,它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丰硕的科研成果和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培育栋梁的人才摇篮。

看似分属不同领域、各有使命担当,却因共冠“郑州”之名,劈波斩浪的海上卫士与立德树人的学府殿堂织就了深厚的情谊。

2017年2月,郑州舰首次“驶入”郑州大学校园,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就此展开。

同年4月14日,在郑州舰所在军港,郑州大学与郑州舰正式签订双拥共建协议。郑州舰强调双方将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携手奋进。郑州大学盛赞郑州舰全体官兵为维护国家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认为此次“舰校”共建意义非凡。签约仪式上,郑州大学向郑州舰赠送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时任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张海先生题写的“中华神盾,战无不胜”书法作品,满含对舰艇官兵的崇高敬意与期许。

共建协议的签订,正式开启“舰校”共建的伟大航程,奏响共促国防、共育人才的动人乐章。

八年协同耕耘,共育强军兴教英才

2025年春节,郑州舰全体指战员录制的“硬核”拜年视频刷屏网络——官兵们在甲板上整齐站立,组成醒目的“郑州”字样,铿锵喊出“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老师同学幸福安康!海防有我在,你们请放心!”跨越千里的祝福,让郑大师生热血沸腾,纷纷感慨:在中国领海,郑州大学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亲人”,实在“太帅,太骄傲,太有排面!”这一温暖互动,圈粉无数,让郑大百万校友无比自豪。

此前的元旦晚会上,郑州舰官兵代表参加郑州大学元旦文艺晚会,在万人倒计时中,与学校领导、师生代表一起登上钟楼,共同敲响新年钟声。在“新年快乐”的万众欢呼中,军地携手的暖流洋溢在寒冷的深夜。此次到来,郑州舰官兵还开展了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

这些感人场景,正是双方八年“共建育人共同体”建设中育人成果与深厚情谊的缩影。八年来,郑州大学始终以“助力郑州舰官兵成长成才、建设强大海防”为目标,持续输送科教资源。学校教授多次登上郑州舰,开展“南海局势与中国战略”“亲民艺术与焦裕禄精神”等专题报告,为官兵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八一”建军节期间,体育学院教师受邀赴东海舰队,为官兵量身定制足球、篮球训练计划,半个月的专业指导显著提升官兵技战术水平,郑州舰党委特赠“拥军育英才,桃李满天下”锦旗致谢;为进一步巩固“舰校”合作成果,郑州大学多次组建慰问团赴郑州舰开展慰问交流活动,师生精心编排的文艺节目丰富了军营文化生活。2018年围绕“砺剑在深蓝”主题,赠送张海先生题写的同名书法作品,将校园文化与海疆国防深度融合,在文化互动中强化官兵使命感。

与此同时,郑州舰则成为郑州大学国防育人的“流动课堂”和“实践基地”,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注入国防力量。2018年6月,郑州舰领导走进郑大,以《奋力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题,结合“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郑大校风,分享投身国防的经历,为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激发青年爱国报国热情;郑州舰设立“郑州舰奖学金”,助力郑大家庭困难学子成长成才;捐赠的舰载直升机模型更成为无声的国防教育素材,让学子们近距离感受国防力量,厚植强军强国情怀。

双方通过定期互访、参观学习、座谈交流,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模式,逐步构建起“教育链对接战斗力链、人才链服务强军链”的协同育人体系,在“共建育人共同体”框架下,实现了军队人才培养与高校人才培育的双向赋能。正如郑州舰领导评价:“双拥共建让郑州舰深深烙上‘求是担当’的郑大印记,也让郑大学子更懂强国强军的意义。”

创新机制升级,续写协同育人新篇

2025年6月,郑州大学与郑州舰再度携手,举行双拥共建协议续签仪式,创新性地构建了涵盖理论联学、教育共享、心理护航、医疗支援、文艺联创、法律咨询、学历提升、科技攻关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机制。这一举措,标志着双方在思想共铸、资源共享、使命共担方面正式迈入体系化、机制化、常态化的新阶段。

这份新签署的协议,恰似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理论联学是深扎土壤的树根,为合作育人筑牢思想根基;教育共享是挺拔坚固的树干,支撑起合作育人的主体框架;心理护航、医疗支援、文艺联创是舒展生长的枝叶,丰富着合作育人的内容与形式;而科技攻关,则是伸向云端的新芽,为合作育人注入创新活力与未来潜力。

“站在新起点,学校将坚守教育报国、拥军强军的初心使命,以更高标准聚焦郑州舰建设发展需求,锚定官兵急难愁盼关键问题,以破难题的魄力、聚合力的决心,为舰艇战斗力提升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坚实支撑。”校党委副书记王利国强调。“八一”建军节,学校再度组建慰问交流团,向郑州舰全体指战员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节日当晚,一场以 “礼赞强军伟业 共叙鱼水情深”为主题的“八一”共建晚会璀璨启幕。郑州大学师生怀着赤诚的拥军情怀,为海军官兵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开场鼓乐《鼓动深蓝》气势磅礴,激昂的鼓点如怒海奔涌,尽显人民海军的雷霆气势与英雄本色;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传递出海军将士对万里海疆的赤诚热爱,引发台下官兵强烈共鸣;舞蹈《天青语》以灵动的舞姿、清雅的色调,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视觉享受……

郑州舰专门为郑大师生举办联谊会。师生们爬舷梯、登甲板、探舱室、观装备,在舰员们专业而细致的讲解下,揭开战舰的神秘面纱,零距离感受现代化战舰魅力,了解人民海军训练、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保家卫国’这四个大字,突然有了更具体的含义:它不仅是军人的誓言,更意味着每个享受安稳生活的普通人都应铭记的守护与感恩之情。这场活动教会我的,远比舞台上的歌舞更厚重。”一名参观学生感叹道。这堂“开在战舰上的国防思政课”,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郑州舰 “忠诚、精武、责任、荣誉”的团队精神,双方的互动交流在彼此心中留下了深刻且深远的影响。

从最初的交流访问,到如今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郑州大学与郑州舰在双拥共建的道路上步履愈发坚实。砺剑铸魂,从中原到深蓝,从疆场到校园,双方携手共谱新时代军民团结、和谐双拥的华丽乐章,为强国强军事业源源不断地贡献着力量。

舰校同名是缘分的起点,军民同心才是合作的根基。八年来,学校的课堂搬进了舰舱,郑州舰模型也陈列在学校校史馆。这种双向奔赴的情谊,比浪花更激荡,比岁月更绵长。当有人问起这段缘分的秘诀,郑州舰官兵和郑州大学的师生们常会笑着回答:“因为我们都爱着同一个名字——中国!”这铿锵有力的回答,在黄河之畔与碧海之上久久回响。(李艳丽 撰稿)

2025年,郑州舰全体官兵向郑州大学师生拜年

2025年,“礼赞强军伟业,共叙鱼水情深”主题八一共建晚会

2025年,郑州大学师生代表在郑州舰所属某部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2024年,“强国复兴有我,唱响时代之歌”主题“十一”共庆晚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