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2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院联合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洛阳国际传播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乡村传播”论坛暨第九届“新媒体公共传播”学术年会在主校区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海杰出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及印尼日惹阿特玛查亚大学(Universitas Atma Jaya Yogyakarta)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
王海杰在致辞中介绍了郑州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他指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期坚持“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本届会议聚焦“新媒体公共传播”与“乡村传播”两个紧密相关、具有时代价值的议题,契合数字化时代传播格局变革的现实需求,对推动新闻传播学科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深化校际合作,汇聚学术智慧,共同助力中国传播学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围绕“乡村传播”与“新媒体公共传播”展开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认为,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公共传播体系,公共传播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迭代,更在于回应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传播学研究应立足现实关切、顺应技术变革、服务社会发展,凝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学术情怀与志趣。要让乡村的声音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走向国际,为乡村振兴提供中国经验,也为世界理解中国贡献“河南样本”。会议同期举行《新媒体公共传播》集刊第11期新书发布仪式。
研讨会共设8个分论坛,主要围绕公共传播与国际传播、乡村社会媒介实践、转型时期学科高质量发展、学术出版的创见与规范等话题展开讨论。
据悉,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15年创办“新媒体公共传播”学术年会以来,已举办十届,该年会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科展示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年会在延续“新媒体公共传播”学术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乡村传播”新主题,进一步彰显了学院扎根河南、服务地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使命与担当。(崔汝源 撰稿 陈卓 摄影)

郑州大学举办第二届“乡村传播”论坛暨第九届“新媒体公共传播”学术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