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师生:
为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5月3日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引导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大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人民日报社、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联合主办2017第三届全国平面公益广告大赛暨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征集活动。活动于5月25日正式启动,由教育部新闻办承办,教育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大学生在线具体落实。
根据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统一安排,现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相关作品,并将征集到的优秀作品报送参加此次活动。
一、征稿主题
1.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
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形成中国表达,同心共圆中国梦,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公德:弘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见义勇为,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推动社会和谐。
良好家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引导人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树立家国情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亲情里生根,在建设国家中升华。
互助关爱:弘扬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的良好美德,引导人们积极关心与帮助他人,建设温暖、团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环境保护: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培育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人们积极支持和参与环保活动,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食品安全:引导人们重视食品安全与卫生问题,传播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理念。
交通安全:针对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路怒症、高速飙车等现象,提醒人们遵守交通法规,提升交通安全意识,提倡文明交通行为。
隐私安全:唤醒人们尊重他人隐私、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弘扬尊重个人事务、个人信息、个人领域的良好道德品质。
书香中国:大力倡导全民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打造书香中国。
诚信友爱:倡导社会成员以诚信为立身之本,在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讲信用、守良知,不虚假、不欺骗。
旅游文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明旅游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运用公益广告潜移默化宣传倡导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旅游的浓厚氛围。
2.网络文明系列
网络文明类:通过公益广告作品,提高广大网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着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和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习惯,引导网民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共建清朗文明网络空间环境。
网络素养类:通过公益广告作品,引导广大网民自觉提升网络素养水平,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防护技能,增强对于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
争做中国好网民类:通过公益广告作品,进一步宣传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引导广大网民争做中国好网民,让好网民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作品类别
1.作品分类:平面广告、视频广告
其中,社会类投稿仅限于平面作品,学生类投稿平面和视频均可。
2.作品形式
平面广告:报纸广告、海报设计、漫画等
视频广告:影视视频、微电影、短视频、动画片等
三、参赛流程
1.作品征集:2017年5月25日—2017年10月31日
2.报名及投稿流程:
本次大赛仅限线上提交作品,所有参赛者请登录大赛官网参与。
投稿流程:登录官网——点击报名入口——完成注册——填写参赛报名表——上传作品
3.作品初评:2017年5月25日—2017年10月31日
初评专家对作品进行投票,社会组、学生组各取前100名进入终评。
4.作品终评:2017年11月
入围终评的作品数量共200件。
大赛采用线下评选方式,组委会邀请多位学界、业界专家组成专家组集中评选,通过集体投票及合议方式产生所有奖项。
5.获奖作品评审结果公示:2017年11月
6.获奖作品颁奖及展播:2017年12月
四、作品规格及要求
(一)平面广告
1.平面类公益广告为报纸广告、海报设计、漫画等。
2.网上提交文件格式为jpg,色彩模式CMYK,规格A3(297× 420mm),压缩率不小于9,分辨率300dpi,系列作品不得超过3幅,单幅作品不超过10MB。
(二)视频广告
1、影视视频、微电影、短视频,拍摄、编辑所用工具不限。影视视频时间30秒以内;微电影、短视频要求有故事情节,时间5分钟以内。画面宽度均不小于600像素。
2.动画片用flash动画创作,24帧/秒,时间30秒以内,有配音、配乐,系列作品不得超过三件,画面宽度500-800像素。
3.网上提交:影视视频、微电影、短视频、动画片成片均以mp4格式上传,文件大小均不超过30MB。
(三)其它要求
1.参赛者投稿时,须同时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主办方依此评选、颁发获奖证书。提供信息不完整或不实的,取消参评资格。
2.作品须为首次参赛作品。
3.参赛作品应紧扣主题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取向正确鲜明。
4.参赛作品上一律不得标注参赛人姓名、参赛单位名称等创意元素以外任何信息。
其他相关事宜可登陆http://igongyi.univs.cn查询,或咨询中国大学生在线联系人许孟楠,电话:010-58556160;电子邮箱:active03@univs.edu.cn.
希望广大师生充分认识此项活动对于推进校园文化精髓建设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公益广告在营造良好的校园风尚、实现全程育人的推动作用,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7年7月3日
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0-16 17: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