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学校结合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开展了规章制度清理工作,修订和新制定了部分规章制度。为便于师生了解其中的新变化、新要求,特推出“规章制度解读”专栏。本期对学校新修订的《郑州大学保密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行解读。
一、《管理办法》制定的背景
郑州大学自2014年已相继出台20余项专项保密制度,覆盖人员、设备、科研等全链条管理,但缺乏总则性、统领性的管理规定。为筑牢保密防线,护航学校发展,依据202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和《教育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郑州大学保密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以系统性思维整合并修订原有制度,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增强监督力度、提高工作实效,为学校发展“既要高水平开放创新,又要高质量保守秘密”提供了制度遵循。
二、《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试行)》共15章,63条。第一章总则明确学校保密工作遵循的原则;第二章明确学校保密工作管理机构工作职责;第三到第十三章,涵盖了定密、涉密人员、国家秘密载体、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涉密信息系统和设备、涉密科研项目、涉密会议和活动、涉外活动、涉密采购、宣传报道和信息公开审查、失泄密事件报告和查处等学校保密管理的重点内容和管理措施;第十四章对保密宣传教育、保密监督检查、保密工作保障和奖惩等作出明确要求。
三、《管理办法》的突出特点
1.贯彻保密工作新要求:新修订的《保密法》首次将党对保密工作的领导写入法律。党管保密是我国保密管理的本质特征,是做好保密工作的最大政治优势。本办法明确学校保密工作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遵循“党管保密、依法管理,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技管并重、创新发展”的原则。
2.高位推动制度新体系:郑州大学首次通过学校党委签发保密制度,形成“党委领导—归口管理—多方协同”的立体工作机制。不仅体现了学校党委对保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制度建设的权威性,也确保了本办法的执行力度和覆盖范围。
3.融合业务管理新实践:结合学校保密工作点多面广的特点,本办法基本涵盖了学校保密管理的重点内容,并与现行专项保密管理要求相对应。制度的刚性约束进一步促进了保密工作融入到业务工作,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