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为教育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9月8日-9月22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现就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四爱”(爱党、爱国、爱校、爱己)教育
二、内容形式
通过开展入学“四爱”教育,帮助新生尽快完成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身份转变,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帮助新生系好大学第一粒扣子,激发学生“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爱国热情。
(一)“爱党”主题教育
“爱党”主题教育引导新生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新生爱党、敬党、忠党意识。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各学院要以此为契机,将纪念活动与新生入学教育深度融合,上好第一堂思政课,引导青年学子从党的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信念信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围绕“爱党”主题组织开展军训拉歌比赛、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讲解、党员榜样宣讲、爱党主题班会、入党流程讲解等系列活动。
(二)“爱国”主题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深植于血脉、绵延于基因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高校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更应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各学院要深入开展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之中,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围绕“爱国”主题组织开展家国●家书——中原英烈抗战家书、文物展、2025级全体新生万人升国旗仪式、观看爱国主题电影、退役大学生宣讲、爱国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
(三)“爱校”主题教育
学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和摇篮,爱校情怀的滋养与厚植,需全体师生携手同行。2025年是学校“十四五”和“双一流”二期建设收官年、十五五”发展规划谋划布局年和“创新突破年”,各学院要深入开展“爱校”主题教育,着力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要通过专业引导和学业规划,激发其学习兴趣,巩固专业思想,助力他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教育引导新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中去,自觉践行爱校、荣校的使命与担当。
围绕“爱校”主题组织开展参观校史馆、学唱《郑州大学校歌》、校情院情讲解、专业教育、学业指导、校友交流等系列活动。
(四)“爱己”主题教育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各学院要加强对新生的生命教育和成长引导,着力培养其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根基;引导新生增强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持续提升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围绕“爱己”主题组织开展防范电信诈骗专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生命观教育、人际交往、资助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
三、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学院应充分认识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要广泛动员党政领导、学术专家、专业教师、班主任及优秀校友等多方力量,结合学院特色扎实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深入践行“三全育人”理念。
2.科学谋划,突出特色。各学院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与学科特点,围绕教育主题,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创新组织形式,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入学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入学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提升育人成效。
3.加强宣传,总结提炼。各学院应及时梳理和总结新生“四爱”教育成果,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报道,积极展现育人实效。同时,注意凝练工作中的创新举措与特色亮点,连同相关影像资料及时报送学生处。
请各学院于9月22日16:00前将活动总结(限十页内,照片需高清原图附上图注)发送至学生处邮箱xsgl@zzu.edu.cn。学校将对迎新周新生入学“四爱”教育成果进行总结,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联系人:王老师,0371-67781112。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2025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