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与三门峡陕州区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0日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州大学与三门峡陕州区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

7月17日,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联合举行“党建+”博士生工作站阶段工作总结会。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三门峡市科技局局长张坤士,陕州区委副书记孔利亚,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立庆等出席活动。校地双方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郑州大学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自3月“党建+”博士生工作站揭牌以来,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选派10批20余名师生接力下沉大营镇,帮助完善城村“1345”工作法,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工作方案制定,丰富锦绣社区“锦快办”小程序,推动“甘棠议事会”开展,打造“城事观察员”队伍,提炼高阳社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成功推出了乡村治理“两高四着力”——大营党建品牌。

总结会上,播放了《智汇基层聚合力党建引领强治理》纪实短片,队员代表汇报了工作站整体运行、成果产出等情况,辛店村党总支负责人分享了校地合作、共促发展的体会。

孔利亚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工作站近期的工作成效。希望双方要深化研究精度,产出陕州标识成果;拓展服务广度,推动智力资源覆盖全区多领域;提升转化效度,畅通成果应用通道。同时表示陕州区将会强化保障,优化机制,联手打造驱动发展的“红色引擎”。

刘吕红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党建赋能、知行互促”为核心,推动“党建+”博士生工作站构建起“三维三阶、双线融合”工作体系;持续完善“双导师”协同机制,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层实践的结合,推动学术智慧高效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助力培养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同时邀请陕州区优秀基层党员干部走进郑大课堂,将乡村故事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实践—理论—再实践”闭环。

王利国在讲话中介绍了郑州大学的概况,对陕州区为学校研究生提供的实践平台表示感谢。希望工作站要聚焦内涵建设,深化需求对接,提升服务效能;要聚力品牌升级,系统凝练经验,提升品牌影响力。勉励工作队队员要在解决复杂现实问题中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他表示,郑州大学将持续深化与陕州区的合作,努力将工作站打造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试验田”、人才培养的“练兵场”和校地融合的“新标杆”,共同谱写校地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会前,王利国一行还前往大营镇锦绣社区、辛店村实地调研,参观“党建+”博士生工作站成果展览。

媒体链接:

河南日报客户端《郑州大学与三门峡陕州区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

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467615127282122752544440

郑州大学与三门峡陕州区开启校地合作新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