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董子钢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Molecular cancer》发表综述性文章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3日 信息来源:河南医学院

郑州大学董子钢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Molecular cancer》发表综述性文章

近日,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董子钢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ronic Stress: A Fourth Etiology in Tumorigenesis?》的综述文章。文章明确指出,慢性压力和负面情绪作为癌症发生的第四类病因,可通过调控免疫微环境、微生物平衡和耐药性等,在肿瘤的起始、发生、进展与转移方面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该文章不仅从动物模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强调了慢性压力和负面情绪促进癌症的潜能,更完善了癌症病因的理论体系,为癌症的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目前公认的癌症病因有三大类,物理、化学和生物致癌因素。物理致癌物包括电离辐射(IR)、紫外线(UV)辐射和其他形式的物理制剂;化学致癌物是直接诱导DNA损伤的化学制剂,如烟草、石棉、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等;生物致癌物有HPV、EBV以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等。然而,这些致癌因素都是外源性的,宿主本身,特别是长期的慢性心理压力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长期忽视,尤其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下,慢性压力和相关的负面情绪在癌症的研究中被高度重视。

慢性压力由持续的心理、环境或生理因素驱动,长期作用下会导致严重的负面情绪,如抑郁、孤独、焦虑等。慢性压力相关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或神经递质,与肿瘤发生、进展、转移等各方面均密切相关。多项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主要破坏支持炎症—免疫环境的生物学特征,从而促进支持癌症进展的免疫微环境。同时,多项研究通过构建基于慢性压力应激的肿瘤发生小鼠模型,明确了慢性压力促进癌症的潜在分子机制。这些小鼠模型的成功构建充分证明了慢性压力是癌症发生的第四类病因(图1)。

此外,作为癌症发生的“第四病因”,慢性压力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肿瘤发生,包括肿瘤免疫微环境重塑、微生物失调、促进耐药性以及致癌信号通路的调节等。因此,减轻慢性压力的影响可能是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普萘洛尔(Propranolol)等β受体阻滞剂已经在肿瘤相关的临床试验中展现一定的安全性,然而,该药物作为抗肿瘤制剂与临床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在压力相关的肿瘤中调整预防和治疗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癌症进展并缓解癌症病人心理压力,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然而,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压力,以及建立更全面更权威的干预慢性压力的方法仍然是癌症临床治疗的重大挑战。

本文的通讯作者为董子钢教授,Asra khan和宋孟秋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该文章的通讯单位为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代谢紊乱与食管癌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癌症化学预防国际联合实验室。

原文链接:

https://molecular-cance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3-025-02402-x

https://doi.org/10.1186/s12943-025-02402-x

慢性压力和负面情绪是肿瘤发生的第四类病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