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河南日报》整版报道:郑州大学建设一流大学 打造学科高地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5日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整版报道:郑州大学建设一流大学 打造学科高地

2020年12月15日《河南日报》第7版


郑州大学:建设一流大学 打造学科高地

郑州大学主校区航拍图 张宁


郑州大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以来,按照“一流引领、梯次发展、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和“学科有基础、河南有需要、区域有资源”的原则,遵循学术发展趋势与教育发展规律,明确“6”+“3”的一流学科布局。围绕食管肿瘤高发的区域特征,布局“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学科(群);围绕河南产业格局,布局“资源材料”与“绿色催化”两个学科(群);围绕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布局“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群);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安全,布局“工程安全与防灾”学科(群);围绕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布局“绿色高效农业”学科(群),并推动3个国家认定的一流建设学科优先突破,打造学科高地。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一流学科、优势特色与重点学科、基础与新兴交叉学科三级学科体系,完成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奠定一流大学建设坚实根基。

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学科

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学科以临床医学为主干学科,以基础医学、药学为支撑学科,秉持在食管癌防治领域的特色传承,聚焦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开展从基础到临床、从个体到人群的肿瘤防治研究,实现食管癌高发区筛查和早诊早治等方面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

秉承历史传统,形成特色优势。郑州大学医科有90余年的办学历史,在漫长的求索过程中,创造出“沈氏拉网法”等一系列科研成果。以沈琼、裘宋良、王立东等教授为代表的三代科研人员60余年来扎根食管癌高发区,在消化道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走出一条特色抗癌之路。进入一流建设序列以来,学校通过深度整合学科优质资源,构建创新平台,汇聚高端人才,在肿瘤防治、生殖医学、靶向药物开发等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研优势,并带动相关学科快速发展。2019年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

强化学科支撑,打造学科平台。2015年,学校实施“学科重心上移”改革,成立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科研与管理机构——医学科学院。2016年4月,医学科学院正式获批成为国家“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试点单位,开启了郑州大学医科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

通过国际化“人才特区”政策,积极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吸引博士、博士后600余名,打造中外融合的一流师资队伍。推进师资队伍本土国际化;每年召开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充分扩大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强化交叉融合,提升创新能力。培育重大平台,获批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和4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获批国家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等43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4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聚焦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防治,创建一批新技术,推动ADN-9等创新药物的临床转化。

强化医教协同,推进“新医科”建设。附属医院与医学院承担教学双主体责任,通过实施跨院系联合培养和联合导师制,以及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教学,试点建设高质量的国际合作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拔尖人才;设立“基础医学国际化精英班”,推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强化儿科学、麻醉学和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积极培养基层急需的全科医学人才。

提升临床水平,服务健康中原。学校先后成立5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2个附属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获批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4项。学科始终坚持公益为民的宗旨,把为人民服务、解决好老百姓看病难问题放在首位。郑州大学附属临床医院年门诊量高达2000万人次,为居民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服务范围辐射中原地区1亿多人民群众,大量省外、国外患者到郑大附属医院就医;加强远程医疗中心建设,覆盖全省、辐射全国、连通欧美,指导非洲多个国家的医疗事业,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

资源材料学科

资源材料学科依托河南省资源和材料产业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物理学等学科为基础,致力于解决“自然资源—材料—制品—废品/再生资源”材料生产及应用全寿命周期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支撑“选—冶—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学科重点建设矿物加工及材料化、材料设计与绿色冶金、材料先进成型与模具技术、耐火及超硬材料等4个研究方向,拥有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轻量化及功能化高分子成型与模具创新引智基地、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8个国家级平台。

学科探索出“选—冶—材”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序列,学生在各类学科知识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20余项,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相关人才培养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学科聚焦河南省资源与材料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汇聚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通过“选—冶—材”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展了材料性能、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关联研究。重点突破了河南省关键金属产业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紧缺金属的提取技术,初步建立了特色关键金属高效清洁提取与高纯材料化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突破性解决了高性能ITO靶材全流程性“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形成自主技术体系,推进了平板显示用关键基材的国产化进程;突破高可靠高透明塑料件的“低应力”制造、极端环境使役塑料件的“老化与寿命”“成型—成性—服役性”关系等关键技术,建立国家战略塑料制品相关的选材、成型、模具及检测等整套技术方案和基础理论,为国家战略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9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140余项。在Science、NatureMaterials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200余篇,材料类ESI高被引论文数由建设初期的8篇增加至133篇。新增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轻量化及功能化高分子成型与模具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5个,河南省先进镁合金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金刚石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研究平台7个。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评“空间实验室任务突出贡献外协单位”,学科骨干教师荣获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美国焊接协会戴维斯奖等荣誉。何季麟院士团队主持的“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项目通过2020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评审。

学科于2018年创办的国际期刊EEM,引起能源与环境领域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于2020年成功被SCIE收录。材料科学ESI全球排名从524名上升到189名,由前6.98‰进入前1.93‰。经过五年建设,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学科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绿色催化学科

绿色催化学科聚焦绿色催化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凝练学科方向,完善学科组织结构,不断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原创性实验成果新突破,为中部地区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挖掘学科内涵,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绿色催化学科是由化学和化工两大学科交叉融合而诞生的新兴学科,致力于从原子到分子层面,揭示催化反应机制;通过设计和优化催化材料,提高原子经济性,发展绿色催化技术。目前,学科设置化学键与分子可控构筑、碳基资源催化转化、催化新材料及结构性能调控、催化与反应工程4个方向,分别以吴养洁院士、周震教授、臧双全教授、韩一帆教授为学术方向带头人,辅以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优化年龄结构和研究方向配置,建立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科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学科始终以本科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建立“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立郑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的“卢嘉锡化学菁英班”和“国际化班”。持续推行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制度,设立“科创基金”全力支持学科发展创新。研究生培养规模与质量稳步上升,在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接近2∶1,标志着学科由教学型向科研型的成功转变。

瞄准学科前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学科围绕行业发展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发表SCI论文150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486篇,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一流大学建设周期内主持承担9项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子课题、6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33项省部级项目。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化学学科全球ESI排名由2016年1月的3.44‰提升至2020年11月的1.34‰,继续逼近1‰,NatureIndex化学全球排名第82位。绿色催化学科论文收录数逐年增加,高被引论文由个位数增加到140篇。常俊标教授及其团队在新药研发和小分子天然产物合成方面取得佳绩,“植物油菜素内脂等受体激酶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发的治疗艾滋病1.1类新药“阿兹夫定”上市申请已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臧双全教授团队针对金属团簇功能材料进行研究,近年来在顶尖化学和材料类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80余篇,其中1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加速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科扎实推进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开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共授权发明专利109项。其中,“苯选择加氢绿色催化技术”“高性能微球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绿色制备技术”“免底涂高端聚氨酯密封胶技术”“食盐半成品的化学、物理联合净化绿色工艺”“邻苯类酯加氢制绿色增塑剂技术”“合成气/热解气单段等低温甲烷化技术”等均成功产业化。刘仲毅教授团队开发出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苯选择加氢绿色催化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由完全受制于人到独立自主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引领带动了行业绿色发展。

中原历史文化学科

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立足考古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凝练为中原考古、中原历史、中原文化三个优势学科方向,聚焦国家文化主战场,致力于中原地区文明起源与演进、中华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的教学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及重大战略问题智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考古学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历史学、世界史、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音乐学分获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立项,“科举与唐诗”“中原文化(文学篇)”2门课程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立项,获批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一流本科课程7门、河南省虚拟仿真发掘实验教学项目1项。建设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打造嵩阳书院游学会讲、国学知识竞赛等优秀文化育人品牌,4名研究生荣获第九届李济考古奖学金和入围奖。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学科引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冯时,教育部长江学者李运富等高层次优秀专家12人,赵昊等优秀青年博士40余人。其中,学科首席教授刘庆柱入选中宣部“立德树人”。

聚焦国家文化主战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刘庆柱、韩国河等学科带头人带领下,构建“中原历史文化”学科体系和学术组织体系,组织实施“中华文明根系研究”“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等重大课题研究。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参与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黄河文化保护与文明传承战略”,实施“黄河考古与中华文明”等特色项目。深入开展出土文献和汉字文明研究,承担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项目《甲骨春秋——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编撰工作,并在国家“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正式发布;服务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系列活动,与洛阳市人民政府合建研究院,助力洛阳“博物馆之都”建设。承担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勘探发掘项目130余项,获全国十大、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与日本福冈国际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学术成果走向国际,刘庆柱专著《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的英文和韩文版已列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张莉荣获英国Antiquity(《古物》)杂志BenCullenprize2019奖项,赵昊博士获“美国考古学会最佳博士论文奖”,也是首次获此荣誉的中国学者。

工程安全与防灾学科

工程安全与防灾学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围绕工程建设、运行和维护全寿命周期安全与灾变防治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开展了重大工程灾变机理、安全防护和运行的理论、技术、材料及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在地下工程水灾变防控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学科组建了一支以王复明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依托郑州大学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开展多学科协同研究、多团队协同合作,形成了基础工程安全与防护、高性能建筑材料与结构性能提升、水工程系统安全运行与风险调控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强化学科交叉,引领学术前沿。学科聚焦国家水利安全保障需求,推进水利与土木、交通、环境、信息、历史等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解决“卡脖子”的工程难题,实现了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高聚物成套理论与技术、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筋及其增强混凝土结构技术、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生态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等领域理论与技术突破,引领了非开挖修复技术领域学科前沿发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坚持学科牵引,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4个本科专业同时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均为6年。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序列,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获河南省教育厅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

发挥学科优势,汇聚工程安全与防灾领域优秀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科学布局人才梯队,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建设期内,培养了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宝钢优秀教师等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签约外籍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作为兼职PI,建立了兼职PI科研团队。

突出学科特色,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学科把一流学科建设与国家、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坚持把论文写在工程上、写在祖国大地上。建设期内,多学科协同发展,在地下管道灾变防控等方面,形成了系列技术突破,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学科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科在联合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与英国拉夫堡大学、美国代顿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河南省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国际联合实验室、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瑞士查尔莫斯工业大学签署国际中瑞—工程设计优化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

绿色高效农业学科

2018年7月,郑州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建设成立了郑州大学农学院,支撑“绿色高效农业”学科发展,为服务一流大学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科教融合机制,共建新型研究型学院。依托郑州大学一流大学人才和学科优势,以及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棉花转基因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平台优势,以建设“绿色高效农业”一流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流平台为目标,按照现代科研院所的组织构架及产出导向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农学院建设成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三位一体”的新型研究型学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组建了一支120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包括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名,杰青2人。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学院重点在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作物分子育种、智慧农业、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等学科研究方向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文章118篇,其中,高水平文章(影响因子≧5.0)15篇。李付广研究员研究团队先后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PlantBio-technology Journal、TrendsinPlantSci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系列文章,系统总结了调控棉花纤维发育分子和棉花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为棉花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在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研究方面,崔金杰团队在棉花虫害防御机制及抗虫基因挖掘等方向上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发表在《分子生态资源(MolecularEcologyRe-sources)》《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等高水平期刊上。

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推动“十四五”跨越发展。通过探索打破学科边界,农学院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实施大类招生,前两年大类培养,后两年专业分流,依托中棉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平台,有效实现科、教、产深入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020年9月,获批4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探索高等学校农林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撑。

推进农业科技“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科技和产业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棉花科技西进中亚成效初显。河南省作物基因资源与改良国际联合实验室获批建设。2018年至2020年,农学院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国际合作基础,与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共同开展棉花等经济作物合作研究;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建立了中国棉花科技园。2019年,乌兹别克斯坦农业部部长哈扎耶夫向李付广研究员致信,感谢其对该国棉花科研所做的工作、给予的支持和作出的贡献。上述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棉花科技西进中亚初见成效。(杨明 马文亚 李艳丽 任然)


原文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0-12/15/content_462678.ht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