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科建设、凝练学科发展方向,近日,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基于空间智能的黄河模拟器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成果评价及咨询会。中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10余所高校与研究院的测绘学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少伟会见了与会专家,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宋超智主持会议并致辞。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带头人赫晓慧教授在汇报中围绕创新性科技成果“黄河模拟器”,聚焦“空间智能、遥感赋能、知识融合”领域前沿,深入剖析了模拟器以黄河流域气象、生态、水文等海量时空大数据汇集为数据基础、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为算力底座、专业大模型为算法核心,打造“数据汇集、智能监测、服务应用”于一体的“全流域、全要素、全链条”流域尺度应用服务平台。
专家组对赫晓慧教授团队在空间智能技术领域打造黄河流域数据、算力和算法生态方面取得的创新性突破给予高度评价,强调了应深入挖掘“黄河模拟器”的学科建设特色,进一步加强其应用价值。王家耀院士指出,“黄河模拟器”在解决黄河流域信息化问题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要持续完善“黄河模拟器”的研发与应用。宋超智对本次会议进程和成果进行了总结,认为学院面向黄河流域重大国家需求,以“十年磨一剑”精神构建了流域级重大科技基础装置,并对测绘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胡少伟对业界专家莅临我校指导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表示由衷感谢,并对专家组建设性意见表示高度认可。他强调,学院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拓展行业应用,以“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在应用中持续优化”的理念,加速“黄河模拟器”的研发与完善,致力于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贡献中原智慧和郑大力量,为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