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郑州大学主办、生态与环境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原“双碳”会议在郑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余贻鑫、张远航受邀作主旨报告,共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民建河南省委主委梁留科、河南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史秉锐、民建中央能资环委副主任肖江、河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李凯钊、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等出席会议。政府相关部门、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协会等单位代表共200余人现场参加会议,7000余人线上参加会议。会议以“绿色低碳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置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和圆桌讨论等环节,并举办科技成果展。
刘春太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郑州大学服务地方绿色发展的坚实根基,回顾了前两届会议上院士和专家对河南能源的低碳转型和减污降碳增效提供的宝贵见解。他表示,在各位院士、专家的长期指导和支持下,郑州大学在区域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和能源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次会议旨在探讨新型能源体系与绿色低碳产业的融合,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破解能源转型、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的多重挑战提供真知灼见。
主旨报告环节,杜祥琬院士、余贻鑫院士和张远航院士分别作题为《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双碳目标—智能配电网》《“十五五”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与科技创新的思考》的学术报告。专题报告环节,中电联规划发展部改革处处长孙健、郑州大学张瑞芹教授、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清华大学田金平研究员等分别围绕会议主题作精彩专题报告。圆桌讨论环节,围绕“能源转型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主题,与会专家聚焦能源转型发展、源网荷储协同运行、储能产业、零碳园区和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等方向进行了务实讨论,为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具体建议。
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能源低碳转型、新型能源体系与产业耦合发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及碳排放双控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推进河南省能源低碳转型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言献策,积极推动了生态与环境学科的建设发展。
据悉,自2005年以来,在唐孝炎、杜祥琬和张远航三位院士的指导支持下,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区域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能源环境影响研究和减排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为地方空气质量改善和低碳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郑州大学主办第三届中原“双碳”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