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石窟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7月18日,由郑州大学与河南省文物局联合主办,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关于石窟寺考古及保护的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韩国河,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14所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7所考古院所的近70位专家、学者,以及河南省考古学会、郑州大学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韩国河在致辞中介绍了郑州大学办学特色与发展成果。他指出,石窟寺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承载着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基因,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深度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本次研讨会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也是学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实践。他强调,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校际协同,共同构建石窟寺考古与保护的创新体系,为守护文化根脉、推动文明互鉴贡献郑大力量。
任伟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视察龙门石窟时提出的“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河南作为石窟寺资源大省,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进相关工作。本次研讨会汇聚全国著名学者智慧,必将为河南乃至全国石窟寺保护事业注入新动能。
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龙门石窟研究院、郑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本次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不仅搭建了石窟寺考古与保护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彰显了郑州大学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责任担当。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与河南省文物局及兄弟单位的合作,以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为依托,推动考古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技应用创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更多郑大智慧与力量!

韩国河致辞

郑州大学与河南省文物局联合举办石窟寺考古与保护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