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15日,第四届教育部生物学课程野外实习虚拟教研室骨干教师培训会暨教学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行。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海杰,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复旦大学教授乔守怡,教育部生物学课程野外实习虚拟教研室主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邓贤明等出席开幕式。本次会议以“人工智能加持的智慧课程建设”为主题,来自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国内50余所高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王海杰在致辞中向与会专家和学者长期以来对郑州大学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是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环节,AI技术的深度赋能,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成为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创新实践路径,将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敬畏自然、领悟生命、勇于探索和团队协作精神。此次会议的召开,对推动高校生物学教育特别是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生物学教学水平与研究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报告环节,邓贤明代表教育部生物学课程野外实习虚拟教研室作年度工作报告;来自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9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学术报告,分享了各单位生物学野外实习开展情况、智慧课程平台建设及在野外实习实践育人中的探索和实践等,引发了现场参会人员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在生物学课程野外实习虚拟教研室骨干教师培训会及野外实习基地考察环节,会议代表先后考察了郑州黄河湿地、济源五龙口猕猴保护区基地、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实习基地及郑州大学伏牛山野外站。期间,与会专家和学员代表详细了解河南省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现状,对我校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和野外台站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为未来教学和科研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本次大会由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伏牛山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国家生态环境部河南伏牛山(森林)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承办。会议内容丰富,讨论成果丰硕,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生物学课程野外实习虚拟教研室、生物类教学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任务,大会取得的成果将积极推动高校生物学教育教学迈向新的台阶。
郑州大学承办第四届教育部生物学课程野外实习虚拟教研室骨干教师培训会暨教学研讨会
第四届教育部生物学课程野外实习虚拟教研室骨干教师培训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