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举行“嵩阳大讲堂”宋镇豪学部委员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6日 信息来源: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党委宣传部 文学院

郑州大学举行“嵩阳大讲堂”宋镇豪学部委员报告会

近日,郑州大学“嵩阳大讲堂”第二十八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所研究员、郑州大学甲骨学科首席教授宋镇豪报告会在主校区举行。相关部门及学院师生代表260余人参加活动。

在题为《我与甲骨文的命数》的报告中,宋镇豪回顾了自己近五十年来与甲骨文结缘并投身研究的学术历程。他从早年的《甲骨文献集成》《百年甲骨学论著目》到主持《商代史》著述,再到近十年的保护性整理工作,系统讲述了其在文字考释、文献集成、史学研究及著录编纂等多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片甲骨惊天下,它为我们打开了尘封三千余年的中华文明大门。”宋镇豪在报告中动情地说道,“120多年前,中华民族正处低谷,甲骨文在1899年被发现,仿佛是祖先在冥冥之中的指引,提醒我们莫失‘文心’——我们的文化从未衰落。”他强调,汉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前甲骨学研究正迎来“最好的时代”。他鼓励青年学子要“甘坐冷板凳”,聚焦文化强国目标,夯实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研究与考古探索,筑牢中华文明传承的内生动力,在新时代学术发展中探寻中华思想的源流、文化基因的由来,以及民族精神信仰的萌芽。

在互动环节,宋镇豪与现场师生亲切交流。针对“AI+甲骨文”的提问,他指出,应加强文理交叉融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甲骨文研究。近年来,他联合相关单位研发甲骨文数字化应用技术,构建甲骨文大数据共享平台与“AI+甲骨文”智能研究系统,有望通过数字手段实现“甲骨文回乡”的愿景。

整场报告引发师生广泛共鸣。文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任怡冉表示:“宋教授是甲骨学研究的‘坚守人’,也是‘开路人’,为我们后辈拓宽了学术道路。我们要守护好甲骨文这一文化瑰宝,更好地还原历史,向世界讲述更生动的中国故事。”历史学院2025级博士生、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白然说:“宋老师的讲座非常有意思,我学到了很多甲骨文的新知识,非常开心,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精彩的讲座。”

本场报告生动展现了宋镇豪与甲骨文之间的深厚情缘及其五十载学术探索的心路历程,揭示了甲骨学这门“冷门绝学”在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广阔前景,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马喜龙 摄影)

宋镇豪作报告

宋镇豪报告会访谈环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