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举办“2025年数学赋能人工智能研讨会”。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黄云清教授,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杨新民教授、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校长杜增吉教授、天津大学王凤雨教授、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副院长高卫国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朱利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孙建永教授,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教授等嘉宾出席会议。数学与统计学院班子成员、教师和学生代表等160余人参加会议。
刘春太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他指出,数学学科是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数学与统计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为AI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数学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根”与“翼”,为AI提供逻辑基石与突破动力,郑州大学在此发出诚挚邀约,希望与社会各界深化跨界合作,围绕Math for AI以及AI for Math共同破解“卡脖子”算法难题。
大会报告环节,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负责同志介绍了学院发展及学科建设情况,展示了学院在偏微分方程、大数据等领域的突出成果。郝志峰以《AI for Math与机器自动选择数学模型的思考》为题,从结构方程模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机器自动推荐数学模型的统一框架,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如何针对不同应用问题提供恰当的算法。王凤雨围绕“随机分析的理论与应用”主题,深入解析了随机分析在数理金融、马氏过程等领域的应用。高卫国聚焦GANs中的模式崩溃和流匹配模型中的子空间漂移问题,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朱利平以《相依数据关联分析》为主题,回顾了关联分析的历史与进展,强调了统计学在AI中的基础作用,其研究涉及高维数据分析和非线性相依性。孙建永以《人工智能驱动的大规模组合优化算法、平台与应用》为题,介绍了如何以人工智能突破性解决在工程、科学与管理等领域广泛存在、又极其困难的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及相关成果在软件平台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学术交流、学科发展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平台,更凸显了数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价值。未来,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将以“基础学科振兴工程”为基,继续加大多元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增强数学与AI、数据科学、数字金融等前沿领域布局发力。

郑州大学举办2025年数学赋能人工智能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