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两位教授获聘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3日 信息来源:文学院

郑州大学两位教授获聘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公布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名单。委员会设顾问5人、委员15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故宫博物院、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等单位。郑州大学共有2位教授入选,分别为宋镇豪教授和黄锡全教授。这也是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不断加强团队建设、近年取得系列学术成就的重要体现。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八部门共同启动实施,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精神,落实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部署要求。该工程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全面系统开展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文字的整理与研究,深入发掘蕴含其中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揭示古文字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创新转化成果,服务时代需求。

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教育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从事甲骨古文字、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研究,著有《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夏商风俗》等。主编《商代史》《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重庆三峡博物馆所藏甲骨集》《俄罗斯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藏殷墟甲骨》等。

黄锡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及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执委等。研究领域涵盖古文字学、考古学、楚史楚文化、古代货币等方面,曾参与主持湖北随州曾侯乙大墓及楚都纪南城遗址的大型田野考古发掘,担任《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类特邀编委,主编系列丛书数种,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出版著作10余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