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

《人民日报》报道我校突尼斯籍学者贺巴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7日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报道我校突尼斯籍学者贺巴

人民日报 2023年2月12日 第7版



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外国友人见证中国高质量发展(节选)


郑州大学的突尼斯学者贺巴——

“开满鲜花的沿黄生态廊道是我的第二故乡”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落实,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可喜变化,许多在黄河沿线工作和生活的外国友人作为见证者,对中国高质量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 王 者

结束一周的忙碌,周六一早,贺巴约上三五好友,来到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的沿黄生态廊道慢跑。中午时分,在附近寻一处农家乐,点上一条地道的黄河鲤鱼,大家一起大快朵颐。每到周末,到黄河岸边休闲游玩,已成为贺巴钟爱的放松方式。

贺巴来自突尼斯,今年30岁,已在郑州生活了8年。2012年,她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决定大学毕业后来中国留学深造。2014年,贺巴从突尼斯迦太基大学高等语言学院中文专业毕业,来到郑州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后又在郑大获得公共管理博士学位。去年,她成功申请博士后,在郑大历史学院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开展中东历史问题研究。

“‘黄河之水天上来’,我第一次来中国时就听说过关于黄河的诗句,亲眼看看黄河的波澜壮阔曾是我的愿望。”刚到郑州不久,贺巴就和同学一起来到黄河岸边参观游览。站在黄河岸边,远眺滚滚东流的黄河水,贺巴想起流经家乡突尼斯的迈杰尔达河,“在那一刻,我想到了故乡,也更加理解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深刻含义。”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黄河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如今,黄河边的生态明显改善了。”贺巴回忆,刚来郑州时,冬天常有雾霾,天空灰蒙蒙的;黄河沿岸时有私搭乱建,滩涂上也能看到垃圾,每次为了找一个好的观景位置,贺巴要走很久。近年来,这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天蓝了,水清了,城市更加整洁美观。

“黄河沿岸已经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贺巴说。近年来,郑州市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完成沿黄生态带绿化提升1685亩,造林绿化2.4万亩,还打造了全长76.5公里的沿黄生态廊道,廊道两侧鲜花簇拥,不远处滩地里青草茂密,每隔一段就建有专门的观景平台。

探寻黄河文化是贺巴的爱好。她梳理了有关黄河文化的旅游资源,一到假期,便走进河南博物院、嵩山少林寺和双槐树遗址等名胜古迹,实地感受黄河文化。“这是我跟朋友参观少林寺塔林时拍下的照片。”“这是我去河南博物院参观时拍下的短视频。”……贺巴拿出手机,与记者分享她的见闻。“我把自己看到的风景、感受到的历史底蕴分享给家人,他们都非常希望有机会来河南逛一逛、看一看。”这几年,贺巴用镜头记录下在郑州生活的精彩瞬间,发布在社交平台,收获了不少网友的点赞,“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

2018年,突尼斯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期待阿中之间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文化领域的合作。在郑州生活多年,我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越来越强,开满鲜花的沿黄生态廊道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愿做传播黄河文化的使者,让更多人听到黄河的故事。”贺巴说。


媒体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2/12/nw.D110000renmrb_20230212_1-07.htm


分享